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团学活动

微缩游乐园,创意共研习 ——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开展学前艺术领域案例研习活动

时间:2022-05-24浏览:82

    5月17日,我院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于福州市仓山区花林幼儿园观摩大班美术“小人儿畅游记”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深入研究、践行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学前教育系主任吴荔红教授出席此次活动。

现场观摩

    此次展示课由仓山区花林幼儿园陈老师执教。导入环节中,陈老师回顾区域作品,激发学生们活动兴趣;紧接着,她带领学生们欣赏小人国“游泳”主题摄影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物体的外形特点进行联想创作;随后,学生依据物体的外形特点表现小人运动场景;最后,陈老师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创作的时间,将课堂归还学生进而感受借物创作的方法。

活动评析

活动结束后,园长向同学们介绍道:“此次活动灵感是源于疫情中的‘口罩奇思妙想’,并借助微缩摄影的手法。活动材料的选择来自幼儿日常生活,整个活动的开展以幼儿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地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有益实践。”

吴荔红教授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材料投放需要遵循幼儿个体间的差异,材料是具有生活化的,是能够联系幼儿生活的。此外,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才能培养和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每节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以幼儿出发,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增加新经验,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陈老师介绍本次的设计思路,“小人儿畅游记”来源于日本艺术家田中达也的微缩摄影,巧妙的构图和创意摄影赋予“小人”全新的生命,增强幼儿与生活经验的连接。在活动中进行同一创作主题不同作品、同一种材料不同作品的对比,遵循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在逻辑。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吴美玲老师进一步点明“让幼儿学会欣赏是非常重要、关键的一步,活动中共有三个节点,分别是欣赏小人国创作的作品、同一主题不同材料、同一材料的不同主题,让学生能够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发挥自身创意。”

研习心得

这是本学期同学们第二次走入幼儿园,通过此次想象力丰富的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丰富并强化同学们对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目标定位、内容及材料选择、教师引导与支持的理解。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收获颇丰,在此我们截取了部分同学的心得体会:


一个好的艺术活动不仅需要富有艺术素养的教师,更需要在实践中一遍遍打磨,今天的学习受益匪浅。“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才能培养和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简珂欣


让我了解到教师在上美术欣赏课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幼儿深度欣赏艺术作品,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并且学会创造美。非常感谢老师提供的这次观摩机会,为我以后自己上美术活动课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赖嗣涛


花林幼儿园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一方面在于他们很幸运得就读于这么一所园内老师们都很用心且富有想象力的幼儿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在于,他们自己本身都是一群勤思考、有创造力的孩子

——朱艳青


在本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孩子们无限的创造力看着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到后面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能用语言非常流畅地分享表达自己的作品,甚至是创作灵感,我相信这堂课已经使幼儿获得了情感体验和新的经验,而这样的方式也非常符合我们所倡导的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 

——林冰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