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导师有约|教育学院导师有约第四期--研究之路,当行远自迩

时间:2023-10-23浏览:166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人生行事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须从低处起步。1017日晚,“导师有约”第四期由教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宝琛计划”特聘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杨启光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研究之路:当行远自迩”的精彩分享。本次讲座由陈国明老师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会议开始时,杨启光教授回顾了数十载人生经历,尽管经济条件并不富裕,学习资源受限,学习环境不佳,但他从古老的文化中汲取人生哲理,始终秉持“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理念,想方设法向外寻求资源,积极改善自我,挤出时间精进研究,将一腔热情扑在求学与教学上,他提出“在游泳当中学游泳”,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勉励同学们在身处困境时不言放弃,要有追寻的胸怀,有仰望星空的执着,有不懈的梦想与热情。

在价值取向上,杨教授提倡“人即目的”的价值理念,他指出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能够享受幸福、愉快的生活,除此之外,声誉、阶层等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过渡,而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够获得更高境界的思维、逻辑、视角用于指导未来的生活,能够重新锻造性格,使人享受愉快、幸福的生活,这也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问题的关键之处。杨教授建议以幸福生活为起点做研究,怀着轻松释然的态度,摆脱一开始就想要成为学术大家的焦虑,他也期望我院学子都能够形成轻松释然的研究性格,散发幸福研究的感染力。

随后,杨启光教授提出三个问题并与在场师生分享了他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将每个学生平等对待,以同样的方式培养?对待学生是否需要区别对待?杨教授指出,学生应积极认识自我,有科研禀赋的要发挥最大优势,禀赋欠佳的要勤能补拙,努力改变、创造自我,而导师对待禀赋有所差异的学生,应做到保证每位学生顺利、健康地成长,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不必追求完全一致。如何平衡研究生培养与自我独立科研的时间?杨教授认为,导师肩负着社会责任,同时对学生负有责任,应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批评纠正,以使学生重认自我、不断改进。

在时间规划及研究窍门方面,杨启光教授从书籍中有感,时间是线性的,不同文化阶级塑造不同的时间感时间观,他勉励同学们做拥有时间的人,广泛阅读以建构自己的时间文化,做研究时反思自己投入、打磨的时间是否充足。在回答研究是否有窍门这一问题时,杨教授提出“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三点要旨,“大格局”即胸怀天下、国家与民族,培养全球化格局,努力探索中国如何走向世界之路;针对教育学学科多为借鉴其他学科,很少产出特有的理论贡献,杨教授鼓励同学们广泛涉猎不同学科书籍,培养研究的大视野,为教育学的发展增砖添瓦;“大气魄”即要有为学科做出一点贡献的思想觉悟,而非一味追求功利化的目的。

讲座最后,杨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分析并回答了同学们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陈国明老师作总结陈述,将杨启光教授所述归纳为“孤勇之道”及“科研之道”,并鼓励同学们在借鉴的基础上多加尝试,找到适合自身的研究方法。

杨启光教授以“行远必自迩”的人生格言和亲身实践,为在场师生展现了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导师风范,他深切关心研究生研究过程中的的困扰,倾心帮助分析解决之法,倾囊相授研究之道,我院学子应以此为榜样,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从小事做起,不断成长和发展,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