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导师有约|教育学院导师有约第三期--教育,是一场诗性的遇见-我的教育故事“二三四”感悟

时间:2023-10-12浏览:10

6月30日下午,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殷世东教授受邀为师生开启“导师有约”第三讲。本次活动于民主楼109会议室举行,付八军教授主持。

“有梦想就有希望”,殷世东教授将梦想和自己与教育的故事娓娓道来。想当一名小学教师,源于小学时期老师一次不恰当的对待,殷教授认为,学生处于试错的阶段,需要好老师的指导,教育和教学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想当一名中学教师,殷教授引用《麦田里的守望者》,指出教师是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探索、自由成长的守望者。想做一位中专教师,激发学生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想做一位大学教师,他体悟到作为教师应学会批判与反思。回顾追梦旅途,殷教授表示,人生的每一段都不可避免遇到压力,但从教育中仍能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职业的伟大性。

殷世东教授向在场师生分享了他对教育的思考和认识——教育是一场未知的遇见。与书本、知识相遇,在静默的对话中,倾心相濡,相知相识;师生遇见,在静好的岁月里,心灵对话,教学成长,每一个不确定的遇见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影响。学习就是学生与知识的相遇,殷教授将学习分为无意学习、有意学习及指导学习,无意学习指学生无意识与知识相遇,有意学习则是学生主动地遇见知识,指导学习是有目的规范地引导学生与知识相遇,指导学习应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及学会学习。同时,教育作为一种未知的遇见需要体现出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及问题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主动、独立探索,构建自身独特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体验。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学生心灵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对话。教育亦是一场诗性的遇见,“诗性”是事物本源经由“诗”生发出的力量,包括想象力、传染力、震撼力、穿透力等,“诗性智慧”是人利用想象进行创造的智慧,殷世东教授指出,在教育中要格外警惕两个问题,其一为“局外人”传递,即教育仅仅传播学科知识与科学,教育者与学习者均被排斥在学科知识外,成为“局外人”,丧失主动性,其二为“不在场”接受,教学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互动的过程,教育者与学习者需“在场”,才能形成主体间活动,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殷教授特别强调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中,人的发展是目的,教育是实现人发展的手段,人的发展具有未完成性、主体能动性与自由开放性,因此教育必须充满想象与诗意。教育场是学生诗意的栖居地,为此,教育应体现诗性的逻辑,诗性逻辑以真实体验为基础,以审美理想为规律,以个性化、整体性和动态开放性为原则。教育应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场对话、自我建构的充满诗意与想象的过程,应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殷世东教授就在场师生提问作出回应和解答,见解独到深切,在场师生纷纷致以热烈的掌声。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一场未知的遇见,感恩与书本、知识相遇,与老师、同学相遇,在相遇中不断成长,收获感悟。教育是一种诗性的相遇,让学生在充满诗意与想象的教育中感受体验、自主建构,获得全面发展。本次讲座为同学们分享了诗意的教育理念,我院学子应以此为鼓舞,增强专业学习能力,涵养自身教育信念理想,走好自身的教育追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