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导师有约|教育学院导师有约第一期--我与读思达教学法--我的专业成长

时间:2023-10-12浏览:51

5月31日下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中心主任,我院博士生导师余文森教授受邀开启“导师有约”第一讲。本次活动于科学会堂进行,由副院长殷世东教授主持,教育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首先,余教授简要回顾了自己在福师大度过的数十载光阴。其中,余教授指出,在这厚厚的“历史日记本”上记载着四件最具价值与意义的事情。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在数十年扎根中小学开展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读思达”教学法。余教授强调,新课标改革关键不在于学什么,而在于如何学。传统应试教育一味要求学生机械识记表层知识,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套上了沉重枷锁。他还借助自己曾经到啤酒厂考察啤酒酿造工序的经历进一步说明了教育问题症结所在:啤酒厂可以通过无数次化学反应将平平无奇的小麦升值为价格昂贵的国际品牌啤酒;而中国教育的“加工”水平比较低下,只能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因此,新课标改革旨在倡导深度学习,通过构建特定情境和解决相关问题对知识进行间接传授和深层加工,进而引导学生诞生自己的“大概念”、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件事情是先后带领一千名福建省名师(福建省级学科带头人)钻研中小学教学。余教授强调,自己在培养这些优秀教师时也构建了一套相应的教学模式:引导他们围绕自己的一线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第三件事情是连续十年担任福建省高考命题工作。余教授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宝贵经历,才让自己深刻认识到高考命题存在的弊端,并不断思考未来的改革方向。第四件事情便是余文森教授自己从始至终全程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与编订,并能够将各门学科标准熟记于心。因此,每每谈及课程标准,无论是哪门学科,他总是能够云淡风轻般地向我们娓娓道来自己对于课标改革的看法。

在最后的答疑互动环节,在场的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与余文森教授探讨交流。其中,我院一名本科生连连发问:作业是不是一种学科实践?好学生的标准是具备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吗?对此,余教授指出,当下的课程改革趋势在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往“学科实践”方向倾斜,即不要停留在课后巩固训练这一层面,而是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他强调读思达是根治中国教育问题最锋利的三把刀,学生具备相应能力方可在学习征程上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最后,余教授化千言万语为一句语重心长的叮嘱:我们要寻求“实践感”,在实践中“读思达”,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激发与知识之间的化学反应,对知识产生感知、感觉和感悟,从而通过这份对于知识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喜欢,获取真切持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