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探寻百位教育名家76 |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朱智贤

时间:2021-10-04浏览:2812

为提升我部学子师范生素养,坚定教育初心,继续砥砺前行,我部开展“探寻百位教育名家”活动。在深入了解教育名家的过程中,把握时代教育发展命脉,完善自身教育理论体系。我部学子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教育名家,第76期由2019级小学教育专业杨诚威同学为我们介绍教育家——朱智贤



教育家资料卡




朱智贤(1908一1991年),字伯愚,赣榆县赣马人。教育家、心理学家。先后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教务长兼中山学院院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兼教育组长,全国著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走进教育名家




1908年出,朱智贤生于黄海之滨的江苏赣榆县城,6岁入小学堂,品学兼优;高小毕业,朱智贤进入海州的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又以优异的成绩留在附属小学任教;教学和科研的成绩突出,1930年被保送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深造。

1930年,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赴日留学,考取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学系研究员。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回国在高校任教。

北京和平解放,朱智贤和其他进步学者,受周总理的邀请,从香港来到北京。先是参观学习,后是分配工作。他先任出版总署处长,继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1951年转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朱智贤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教学、研究、介绍国外心理学成果方面,很快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参与了《十二年规划》工作,对心理学充满信心,对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目标充满信心。

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举办“庆祝朱智贤教授从教60周年暨80寿辰活动”,并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接受《朱智贤心理学文选》书稿的交接仪式。庆祝会上,与会者一致祝贺朱智贤教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取得的丰硕成果,祝贺他为国家培养数以千计的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林崇德合著《儿童心理学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朱智贤教授突然逝世,心理学界一颗巨星陨落。





成就荟萃




01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人的心理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决定的?这在心理学界争论已久,在教育界及人们心目中也有不同看法。朱智贤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一直坚持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首先,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因素还是生理成熟,它们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它们提供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环境与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朱智贤不仅提出这个论点,而且还坚持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笔者对双生子的智力、性格的心理学研究,正是在朱智贤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结果完全证实了朱智贤的理论观点。


02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起作用。朱智贤认为,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有关内部矛盾的具体提法,国内外心理学界众说纷纭,国内就有十几种之多。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朱智贤的提法,这是因为他提出的内部矛盾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实质,初步解决了需要理论、个体意识倾向理论、心理结构(原有水平)理论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03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心理是如何发展的?向哪儿发展?朱智贤认为,这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主体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从学习到心理发展,人类心理要经过一系列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涉及教育要求的难度问题。朱智贤提出,只有那种高于主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主观努力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如果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阐述心理发展的潜力的话,那么朱智贤的观点则指明了挖掘这种潜力的途径。


04


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朱智贤还指出,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会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在中外发展心理学史上,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分析和阐述有不少,但像上述那样统一的、系统的、辩证的论述还是第一次。因此,正如《中国现代教育家传》中所说的:“它为建立中国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感悟与收获



“百年教书育人春风桃李满天下,毕生勤苦治学成果丰硕遍寰中”是对朱智贤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朱智贤教授幼时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但仍自强自立,逆境成才。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不断追求进步,潜心教研,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心理学工作者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为我国心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2年的教育和学术生涯中,朱智贤经历了近30年的动乱岁月,可谓是道路坎坷。但是,他始终信念坚定,毕生致力于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努力探索发展教育和教育兴国之路,特别是为创建新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说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朱智贤多年教育实践与丰富教育思想中,儿童教育占据了最显要的位置。他曾说:“从人口数量上看,少年儿童占了我们这个十亿计大国的三分之一,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就是重视我国国家的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朱智贤先生以自己亲身的教育体会将儿童教育与祖国未来紧密联系。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应该像朱老先生学习,怀揣“爱与责任”,用真诚的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育人成长的责任与担当。


——2019级小学教育专业 杨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