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团学活动

探寻百位教育名家67 | 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 斯霞

时间:2021-09-30浏览:2106

为提升我部学子师范生素养,坚定教育初心,继续砥砺前行,我部开展探寻百位教育名家活动。在深入了解教育名家的过程中,把握时代教育发展命脉,完善自身教育理论体系。我部学子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教育名家,第67期由2019级小学教育专业张汉杰同学为我们介绍教育家——斯霞

教育家资料卡




图片

斯霞(1910年12月-2004年1月12日),曾名碧霄,浙江诸暨人,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当代初等教育专家,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因功勋卓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又名斯霞小学。

曾评为小学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宋庆龄基金会全国“樟树奖”获得者等光荣称号,并当选为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她还先后当任过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和全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还被聘为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

1986年,斯霞老师把她的一笔稿费捐给学校,设立“斯霞奖学金”,奖励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后又不断捐钱,奖学金已颁发21届。斯霞老师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贡献卓著。

2004年1月1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2019年9月25日,斯霞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走进教育名家




1910年12月出生于浙江诸暨。

1922年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

1927 年斯霞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浙江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嘉兴集贤小学、肖山湘湖师范学校、南京东区实验学校、杭州林司后小学任教师。

1932年,在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前身)工作,直至1995年退休。

1956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一年还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小学一级教师(当时最高级别)。

1958年9月,江苏省南师附小进行小学五年制的学制改革试验,任试点班班主任。

1960年,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1978年,她成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

1986年被聘为中学高级教师。

1963年,《江苏教育》、《人民日报》相继发表了《育苗人》、《斯霞和孩子》两篇文章,斯霞获得全国教育界的赞扬。

1964 年,教育界在左倾错误思想影响下,开展了对“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批判。

1973年,她被省教育厅借调去编写小学语文教材。

1977年她主动要求回附小,67岁高龄的她重新耕耘在小学教育这块园地上。

1978年上半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斯霞担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她坚辞不受,坚决要求留校任教。

197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教育部明确宣布给斯霞“母爱教育”平反,斯霞成为热爱儿童的楷模。

1986年,斯霞老师把她的一笔稿费捐给学校,设立斯霞奖学金,奖励学校品学兼有的学生,以后又不断捐钱,奖学金已颁发21届。





成就荟萃




斯霞老师终身贯彻着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主张,积极探索,深入研讨,锐意进取,为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作出了巨大的实践贡献。其中斯霞老师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对初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创设情境,融入语言教学

语文是丰富学生个体生命体验的课程,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必不可少,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空间里自由充分地汲取知识。教《初冬的早晨》一课,斯霞老师带学生去欣赏雾天的景色,去感受霜降的温度,学生切身体会了白茫茫”“隔了一层纱等词句。斯霞的语言教学中,不仅利用实物图片,参观观察,还会通过表情控制、动作演示、实验讲解以及黑板画等直观呈现方式调动儿童眼、耳、鼻、手等多种感官参与知识学习过程,以轻松引人的情境带入深刻真实的语言环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形象的具体实物,把感性经验又发展成逻辑思维,拉近学生与文本、与字词的距离,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


图片

1956年,斯霞老师带孩子们观察春天的花坛


2
精讲多练,不断重复巩固

精讲是根据阅读教学目标,抓住课文重难点去理解关键词句和文章内涵,进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斯霞在教学设计上,字词的精讲通过阅读反映出来,阅读精讲又落实在字词理解上。斯霞老师不仅善于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和语言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言语实践活动,而且擅长准确提炼出阅读文本的言语训练点,进行言语习得训练。教学《我们爱老师》,斯霞让学生将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重复朗读了五遍以掌握辛勤”“园丁两个词语,接着她以老师教我们入手教学这个多音字,帮助学生区分第一声和第四声,教导学生正确书写该字,然后重复以引出下一个多音字,课堂最后,请学生认读顺序打乱的生字,用所学生字造句,做猜字游戏,一遍又一遍重复巩固。通过变化多练的形式,或填词默词、看实物写汉字,或比较同音字,复习形近字,寓教于乐,强化记忆刺激,扩充词汇储量,巩固学习成果。


图片

1990年,斯霞老师和青年教师谈教学 


3
读写互促,课内课外结合

斯霞至始至终贯彻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从阅读教学出发,对学生进行不同深浅程度和高低层次的字词教学,教会学生遣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等基本知识,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说话的连贯性和生动性,再通过对课文题目思考,立意探讨,布局分析传授写作技巧,最后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亮点,细心观察社会自然,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倾吐心声的欲望。斯霞认为课外阅读尤其重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读写能力,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和兴趣习惯的指导,更好地得法于课内,行益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统一不局限于课内,斯霞经常带领学生去公园采风,去郊外踏青,去革命圣地瞻仰,去风景名胜游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转换不同教学空间,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习思维。


图片

斯霞老师带领学生去公园采风



感悟与收获



了解学习了斯霞老师的教育思想后,我深受触动,斯霞老师创造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她尝试用“官话——普通话”来教学……她对学校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我感动于斯霞老师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尽管历经风雨,斯霞老师依然坚定着自己的教育之路,是什么吸引了她,是自己的梦想——做个优秀的老师。“人可以低贱,但不能没有梦想。”梦想决定了人的人生之路。斯霞老师让我更坚信自己,我能做好老师这份职业!

我感动于斯霞老师对教育教学热忱的研究。她对教学的研究是踏踏实实的,是有目的的。斯霞老师堪称一位教育改革的弄潮儿,识字教学改革,她独树一帜;锲而不舍,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她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充满了魅力,让孩子们不得不爱上她的课堂。她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唤起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她觉得学生只有产生兴趣了,注意力才能集中,新的知识才能轻松愉快地接收进去。

我感动于斯霞老师那母爱般的教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细节感染着学生和孩子的家长。斯霞老师的心里只有学生,学生的衣食冷暖在她心里,学生的头疼脑热在她心里,学生的举手投足在她心里,学生的学习品行在她心里,学生的一生未来都在她心里。斯老师爱学生是一种真挚的师爱。斯霞曾说:“我爱学校,我喜欢孩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自己永远年轻。”学校与学生是斯霞老师的快乐之源和生活寄托。斯霞老师撒下了爱的种子,学生们也都把她看成知心的母亲一样爱戴她尊敬她,愿意和她交流。这样的伟大而平凡的特级教师与普通老师的差距就是她们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不愿做的。

斯霞老师不愧为一代师表,人师楷模。她的高尚师德和精湛的教艺,是我们教育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继承。


——2019级小学教育专业 张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