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团学活动

探寻百位教育名家㊼|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教育家——邓之诚

时间:2021-09-16浏览:939

为提升我部学子师范生素养,坚定教育初心,继续砥砺前行,我部开展“探寻百位教育名家”活动。在深入了解教育名家的过程中,把握时代教育发展命脉,完善自身教育理论体系。我部学子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教育名家,第47期由2019级教育学专业张冰筠同学为我们介绍教育家——邓之诚

教育家资料卡




                     


邓之诚(1887~1960),字文如,号明斋、五石斋,祖籍江苏江宁,中国历史学家。幼年入私塾,酷爱读书,随父赴云南任所,习六代史。曾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法文科、云南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滇报社编辑。1921年起,专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又先后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和燕京大学史学教授。邓之诚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教育家,曾培养了一大批文史考古学者,门人弟子号称三千,当中成就斐然者有黄现璠、王重民、朱士嘉、谭其骧、王钟翰等。



走进教育名家




邓之诚,祖籍江苏江宁,中国历史学家。1887年11月29日生。幼年入私塾,酷爱读书,随父赴云南任所,习六代史。曾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法文科、云南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滇报社编辑,1910年任昆明第一中学史地教员。武昌起义后,仍兼报社工作,宣传革命。1917年应北京大学之聘,任教授。赴北京后,被教育部国史编纂处任命为国史纂辑员。1921年起,专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又先后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和燕京大学史学教授。1930年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并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史学教授,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被封闭,与洪煨莲等同被日本军逮捕入狱,翌年获释。1946年燕京大学复校,仍回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并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专任明清史研究导师,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专门委员。1960年1月6日逝世,终年73岁。著有《骨董琐记全编》、《中华二千年史》、《清诗纪事初编》等。





成就荟萃




01


抄录手稿书籍

张萱《西园闻见录》传抄本一百零七卷等;并以所藏五石斋钞本秘籍包括谈迁《北游录》、《永宪录》及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等付印。

未刊手稿尚有《滇语》,二十万字,述其幼年遍历滇中所见所闻,尤详于滇边诸少数民族,是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历史的可贵资料。

1996年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编新版《世界人名录》(东洋篇)收“邓之诚”条目称他为“中国通史权威”。


02


入狱写成“奇书

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被占被封,燕京大学的师生遂落入敌手,邓之诚与张东荪、洪煨莲等燕京大学的教授被日本军逮捕入狱,关入北大红楼,在被囚期间依然备受虐待凌辱。

日军的残暴非但没有使邓之诚这个温和的学者屈服,反而催生了两部“狱中奇书”。在狱中,学者们在敌人的眼皮之下偷偷以诗写志,时有所咏,出狱之后,邓之诚把这些诞生于监狱的诗歌汇为一编,各体杂诗共一百零五首,成《闭关吟》一书;又撰写狱中所遭受的非人待遇为《南冠纪事》一书,一共一万余字,公开刊布,公诸于世,揭露日寇的残暴嘴脸。别看这个学者低头作文,文风比周作人还温厚老实,但大是大非面前,他真一点也不含糊。


图片

03


二十载著两千年通史

邓之诚一生作为治学谨严,博闻强识,诲人不倦。邓之诚先生从事教育五十年,仅在燕京大学就执教二十年之久,培养了一大批文史工作者,如知名学者黄现璠、谭其骧、周一良、朱士嘉、劳干、王钟翰等。他对中国历史有精深的研究,善于从前人别集、笔记中辑录整理历史资料,著有《中华二千年史》、《骨董琐记》、《桑园读书记》、《明斋题识》、《东京梦华录注》等。

作为历史学家,邓之诚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久负盛名的《中华二千年史》。这本书本来是邓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授课讲义,原名《中国通史讲义》。讲义原本只有上中两卷,上世纪30年代初,这本尚未全部完成的讲义被选为《大学丛书》的一种,更名为《中华二千年史》,公开出版。上世纪50年代初,邓先生续成下卷,全书告成,历时二十余年。这部逾二百万字的大书从秦朝统一中国开始,终于辛亥革命清亡之时。纵横二千余年,可谓是《通鉴》以后第一部通史。全书旨意,重在通观历代兴亡史实始末,识其成败得失,臧否人物,检讨谋略,以供后人借鉴,颇有通鉴遗风。而书中显露出来的史家意识,春秋笔法,又深得通鉴精神。

如果说《中华二千年史》体现了邓之诚作为历史学家的全局意识和史实勾稽能力,那么,《骨董琐记》则显示了邓先生细微之处的考证水平。《骨董琐记》是邓先生博览群书的产物,先成正续编,后来又有《三记》,合为《骨董琐记全编》一书,全书共有“三记”十八卷。该书考释文物,钩稽史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史工作者可以从中觅得“蛛丝马迹”,以作资料,以作线索。严格说来,此书并不算是史学著作,书中标题,如“银价米价”、“藏书印”、“葫芦器”、“羊脑笺”、“日本刀”、“女子篆刻”、“江浙藏书家”等等,简直是搔人痒处,增长见识,悦目消闲,真乃天下第一等“闲书”也!据说邓先生光是写初编就查阅辑录了不下两百余种书。


(邓之诚著作《中华二千年史》)



感悟与收获



邓之诚先生一生治学谨严,博闻强识,诲人不倦。先生对学术的追求与执着令我们敬佩。作为爱国的进步史家,邓之诚先生治史的目的是揭示中华民族治乱兴衰的原因,高扬群策群力缔造民族业绩的团结精神,经世致用。《中华二千年史》自问世以来就在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一直到今天,该书仍是青年学生学习历史的必读之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或许不能像邓之诚先生一般学术造诣深厚著书成作,但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养成不断阅读、广泛阅读、深入阅读、终身阅读的习惯,拓宽我们的知识广度与知识深度。

我们更应该明白历史的重要性,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我们如今身处和平年代,更应铭记民族历史,知史明理,历史和教育密不可分,“四史”教育下的新青年,更应该鉴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矢志艰苦奋斗,以史为鉴,资政育人。

邓之诚先生令我敬佩和感动的除了他的严谨治学,还有他的民族精神,高风亮节。遭关押一百多天,日军的残暴非但没有使邓之诚这个温和的学者屈服,反而催生了两部“狱中奇书”。又撰写狱中所遭受的非人待遇为《南冠纪事》一书,揭露日寇的残暴嘴脸。别看这个学者低头作文,文风比周作人还温厚老实,但大是大非面前,他真一点也不含糊。以文救国,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满腔爱国热情,也激励着我们当代青年,铭记信仰,坚定自我,以自我之发展促进国家之发展,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学者邓之诚,文笔流传于世,精神令人敬佩,他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宣传,去学习。


——2019级教育学专业 张冰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