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感知中华传统戏曲文化魅力,探寻非遗传承的时代脉搏,7月21日与29日,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鹭戏传韵”社会实践队两度探访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开启了一场浸润于歌仔戏艺术长河的深度体验。
7月21日上午,实践队首次抵达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吴主任带领队员参观歌仔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室。她阐述了歌仔戏的历史渊源、声腔特点及代表性剧目,使队员们对这门艺术自民间土壤中茁壮成长的历程及其作为文化根基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参观过程中,吴主任将珍藏的歌仔戏文献资料郑重交予实践队研读:泛黄的书页间,清晰镌刻着这门艺术的起源脉络、独特唱腔与严谨的程式化表演规范,队员们从这些承载历史的页面中,深刻体会到歌仔戏演员的辛勤付出与歌仔戏文化的悠久传承。
7月29日上午,实践队再次到访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得以沉浸式观摩新生代演员的日常排练。唱、念、做、打,一招一式皆显严谨;手、眼、身、法、步,一颦一笑皆含深情。排练厅内,青春的面庞上写满专注,汗水浸润着对古老艺术的虔诚。
参观期间,负责人向实践队介绍了歌仔戏鲜活的当代图景:既需通过大量惠民公益演出与经典折子戏传承传统剧目的千年艺魂,更要创排大型新戏,在严格保留唱腔、节奏等戏曲基因的前提下,探索更贴近生活的自然表达。
实践接近尾声时,“鹭戏传韵”实践队队长杨奕萱感慨道:“许多年轻人将歌仔戏视为‘过时艺术’,但我们能通过创新打破壁垒。以‘歌仔戏+短视频’的年轻化表达方式触达同龄人,引导他们从好奇逐步走向欣赏,最终成为内心深处热爱并传承歌仔戏的新生力量。”
本次实践通过两次探访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实现了歌仔戏文化从书本理论到鲜活实践的跨越。未来,“鹭戏传韵”实践队将携这份宝贵收获,以年轻心态感知传统厚重,以创新活力激活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