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增强教育实习有效性,优化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在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中涵养“教育家精神”。福建师范大学2022级教育实习校内实训活动于开学第一周在仓山校区开启。学院精心组织并诚邀中小学一线教师入校,为教育学专业参与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的师范生们开展系列讲座,旨在提升其教育实践综合素养及师德规范,系列活动由教育学系副主任邱心玫博士主持,采用线下课堂与腾讯会议直播相结合的形式,确保全员参与。
9月3日晚19:00-22:00,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原少先队总辅导员、福建省教育学会教育学委员会理事黄丽君老师为教育学师范生带来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方向的系列主题讲座。在《时空·实证·解释——历史思维赋能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密码》主题讲座中,她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切入,传授跨学科教学技巧。黄老师强调,在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时空观念的培养,让知识“落地”而非“悬浮”。以语文学科“《三峡》课文学习”与历史学科“北魏时期宏观大背景把握”结合为例,提出教学创设情境。同时,要秉持实证精神,让学生“动手”而非“被动听”,倡导“做中学”实践。此外,还需关注解释逻辑,引导学生“思考”而非“被灌输”,鼓励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分析问题,以鸦片战争起因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从破冰到赋能:班主任工作的“五维坐标”与成长型集体构建》讲座中,黄丽君老师结合自身经验提出,班主任要从温暖集体建设、精准制度管理、自组织培育、坚韧静待细研行和有效家校沟通五方面协同发力,助力学生从执行者逐步向思考者、倡议者、创造者转变。黄丽君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要做到有温度,丰富学生信息、开展班级活动浸润文化;有精度,以‘公约共制’实现制度与关怀统一;有深度,培育优秀班干队伍;有韧度,耐心助力特殊学生、保障沟通;有效度,通过共情、精准、合作等实现家校有效沟通。”
在交流环节,教育学师范生与黄老师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围绕实证思维、课堂管理、班级管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黄老师还通过实例示范为师范生们提供了直观且实用的指导。
9月4日晚19:00-21:00,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资深教师、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陈丽君老师开展题为《于细微出见匠心:小学德育实践智慧》的讲座,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依据,分享了丰富实用的德育方法与经验。她在日常规约、师生关系、家校沟通、突发事件等方面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德育能力培养,为教育学师范生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清晰有效的操作指引。
在交流环节,陈老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一步分享了福建师大附小在教研、管理、学校文化、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特色做法与经验,并就实习生们的师德师风要求、德育工作实例进行了详细探讨。
最后,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主任邱心玫博士对此次系列实训讲座做总结,并鼓舞师范生们以热忱与虚心投入本学期实习工作,争做有温度、有担当的教育者;期待师范生们在教育实习中能怀揣敬心、播撒爱心、秉持诚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教育生涯新征程!
供稿/教育学院2022级余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