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院校教育合作的新模式,推动乡村基础教育发展,5月17日至18日,我院教育学系副主任邱心玫、副教授陈昭志组织2022级、2023级6位卓越教师班(以下简称“卓教班”)学员前往东岱中心小学开展“整本书·读思达”活动。东岱中心小学校长蒋后强、副校长庄富雄等校领导以及42名高年级学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5月17日下午,邱心玫老师向在场师生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涵义和“读思达”理念。随后,2023级卓教班成员张嘉蓉、林宁颖、林佳欣和张雅玥通过动画和故事的形式,将《昆虫记》中的昆虫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在“虫蛛辩论赛”环节,孩子们化身为小律师,就蜘蛛的功过展开激烈辩论。最后,她们抛出“没有昆虫的星球”这一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昆虫与地球生态的关系,将生态保护的种子深埋于孩子们的心中。
5月18日上午,2022级卓教班成员金润、钟婷玉带着《伊索寓言》走进课堂。课前,陈昭志老师结合我院余文森教授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同学们生动讲解了“读思达”奥妙。在课堂上,金润、钟婷玉借助AI数字人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转化为一场场生动有趣的闯关游戏。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领会了故事背后的哲理,更通过创新赋予了寓言故事崭新的光彩。
两场活动结束后,庄富雄副校长从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气氛的掌控等维度对活动进行了细致点评。他充分肯定了“读思达”模式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思辨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也指出了教学课件设计、课堂节奏把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卓教班成员们认真聆听、虚心求教,将此次实践经验转化为专业成长的养分。
教育学2022级学员金润、钟婷玉表示,此次活动改变了她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使她们意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教育学2023级学员张嘉蓉、林宁颖、林佳欣和张雅玥则表示她们对教育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体悟,她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她们一致认为,这些超出教案预设的生成性瞬间,是她们在理论课堂之外最宝贵的收获。
本活动与我院教育技术大学生团队在东岱中学“科学·科技·科创”无人机实践活动联合开展,是“连江·连海·连两岸”教育工作室成立后的首次院校合作,也是我院对“乡村基础教育院校合作连江模式”的再一次探索。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经典文学的兴趣,更让卓教班学员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教育理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