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厚植家国情怀,激励青年学子以史为鉴、勇担使命,4月16日,教育学院2022级教育学班团支部赴林则徐纪念馆开展“探寻馆史明志向,奋楫笃行育新人”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实地研学与沉浸式体验,引导支部成员感悟民族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投身教育事业筑牢思想根基。
活动伊始,团支部书记钟婷玉以“历史与教育的双向对话”为切入点,阐释活动深意。她指出,林则徐不仅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更是“立德树人”的典范,其“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精神与教育工作者“培根铸魂”的使命高度契合。她号召全体支部成员以此次参访为契机,将历史智慧转化为育人实践,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成员依次参观“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等主题展厅。泛黄的文书、斑驳的文物、生动的场景复原,全景式展现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卓识与“力挽狂澜”的魄力。当驻足于虎门销烟史料展区时,支部成员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再现历史场景,深刻体会林则徐“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清廉风骨。同学们或凝神记录,或低声探讨,展厅内交织着历史回响与青春思考。
参观结束后,支部成员于馆内休息区组织进行了交流分享会。团员们结合专业畅谈感悟,其中支部成员游雨露聚焦“教师角色”,呼吁以林公为镜,涵养“敢为人先、躬身力行”的师者风范。讨论中,“教育者需先立鸿鹄志”“用历史星火点亮学生心灯”等观点频现,展现出教育学子的思想深度与使命担当。
团支部书记钟婷玉在总结中强调,此次活动既是精神洗礼,更是行动号角。她勉励全体成员以林则徐精神为帆,以教育报国为舵,在专业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实践中传承文化薪火,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践行者。
本次活动以“沉浸式研学+思辨性研讨”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历史熏陶与专业成长的双向赋能。青年学子应在历史长河中锚定人生坐标,以笃行不怠之姿谱写教育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