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个性化培养周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一

时间:2025-04-01浏览:10


GenAI赋能的未来教师专业发展

 

2025331日上午,学院教育技术专业负责人杨宁教授在主题为“人工智能重塑本科教育教学”的第七届个性培养周教育实践活动中率先开讲,为全校师范生带来了一场题为《GenAI赋能的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沿讲座。讲座聚焦人工智能(AI)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探讨了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并展示了AI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杨宁教授首先分享了其与研究生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小学生如何与AI展开对话,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更深度的学习和更高阶的认知发展。研究显示,教师适时介入AI与儿童的对话过程,为儿童设计更为开放的问题和任务,是AI赋能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要素。基于研究案例,杨宁教授指出,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教师需具备以下核心素养: 

AI素养:理解并熟练运用AI工具辅助教学; 

学科专业素养:深化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构建更具迁移性的知识体系; 

计算思维:运用算法逻辑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 

批判意识:理性看待AI的局限性,避免技术依赖; 

创新能力:探索AI与教学融合的新模式。 

在讲座的最后环节,杨宁教授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DeepSeekAI工具让学生与AI展开“苏格拉底式对话”,让AI成为教师的“智慧代理”,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在启发式问答的过程中辅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她指出,AI不仅能辅助知识传授,更能在思维训练层面发挥独特作用,推动教育方式的革新。 

讲座结束后,部分同学与杨宁教授就AI融入教学的伦理问题、技术是否抑制学生创造力以及如何回归教育本质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杨宁教授鼓励师范生保持开放心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同时坚守教育的人文关怀,在“人机协同”中探索更优质的教育未来。 

本次讲座为师范生提供了AI时代专业发展的新视角,激发了同学们对智能教育应用的思考与探索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