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教育漫话 |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三)

时间:2022-01-02浏览:2900

第三期的中国古代教育机构专辑,我们将一起学习汉朝到宋朝时期教育机构的相关知识。



汉朝时期的教育机构


汉朝之后,中国进入了又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高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两百年历史中,学校教育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首先,学校种类呈现多样化,一是儒学教育,中央传授儒家教育内容的大学除太学外,还设立了一种新的儒学机构——国子学。国子学的出现,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反映。二是各种专科性质的学校设立了律学、史学、文学、玄学、道学等学科。其次,少数民族教育得到大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当时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民族教育的大融合。

隋唐时期的教育机构


隋朝在学校设置方面有些创新,但未形成体系;唐朝形成了官学为教育主干、私学为官学重要补充的古代学校教育体系,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隋专门设立国子监作为高级教育学府,也是教育行政机关。从此国家实行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管理,地方官学由州县长官负责管理。而专科性学校则归对口的行政部门管理,以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

在国子监添设算学专科,以培养算学的专门人才,在太医署附设医药专科,以培养医药专门人才,还有其他一些专科教育。从教育制度发展过程来考察,这是实科教育的首创。

隋唐时期对学校教学的规定和管理加以梳理,按现实的需要,做了新的规定,特别在开元年间对规定又作了一番检查修订,使入学资格、学校礼仪、专业教学、成绩考核、违规惩罚、休假处理等方面都纳入法制轨道,此后可依法制对学校教学进行管理。


宋朝的教育机构


北宋时期,中央官员发起了庆历兴学(范仲淹主持)、熙宁兴学(王安石主持)、崇宁兴学(蔡京主持),虽都以失败告终,却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官学的发展。宋朝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小学、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和律学等。宋代的书院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宋代科举的发展推动了书院的繁荣,推动了理学的发展和传播,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