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导师有约|教育学院导师有约第二期--学海无涯,治学有道—20年导师经验之反思

时间:2023-10-12浏览:10

6月14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比较教育学学会理事、全国教育史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洪明受邀为我院师生开启“导师有约”第二讲。本次活动于民主楼109举行,王伟宜副院长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到场参加。

洪明教授简要回顾了自己在师大数十载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在学术方面,洪明教授向在场师生分享已出版的著作,对刊载于国内公开专业杂志的235篇学术论文(含核心及以上145篇)作出简要分析。回顾学术生涯,洪明教授表示,不同于既往只需注重研究兴趣,当前学术研究想要取得成果还需考虑专业评估标准,论文发表较以往更具挑战性。在感谢教育评估支持的同时,他强调同学们应以端正的态度、进取的精神迎接这一挑战。

此外,洪明教授特别强调良好的导学关系建设,他指出好的导学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环节。洪教授分享了自己与硕、博导师间的趣事和经历,硕士期间为导师所画的画像,承载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恩。洪教授表示,自己从导师身上学习到诸多,比如做学问应是心之所想自然而然转为笔下之字,而非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再比如研究视野需开阔,要具备敏锐捕捉前沿的眼光等,至今这些都使自己受益匪浅。结合与学生合作发表论文、指导学生优秀论文的经验,洪明教授总结到,作为导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关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与指导。

在谈及比较教育研究时,洪教授指出既往的比较教育研究侧重于外国教育前沿,现今国外信息开放,诸多资料通过网络便能查询,这也就意味着现今比较教育要同时关注国内外的前沿动态,研究者应形成自身的研究领域,把握好研究领域问题的核心与难点。

洪明教授还为在场师生分享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感悟,针对同学们该如何规划定位的问题,他指出高校有自身科学的专业、学科建制,对学生就业问题的考虑已纳在其中。对学生个人而言,应珍惜每一次课堂发言、写文章的机会,锻炼思维、笔头和口头表达能力,认真对待每篇论文,不是精品不出手,这既是专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职业一般能力的要求。从导师角度来说,洪明教授表示文科与理科不同,更强调资料的收集与思维的发展,导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感到疲累在所难免,但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潜能,让学生研究感兴趣的问题,打心底愿意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洪明教授对在场师生所提问题作出回应与解答,他衷心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够有愉快的、有成就感的学术高峰体验,过好专业生活不留遗憾。洪明教授的分享赢得在场师生的称赞,在场师生深受感动,现场掌声一片。作为学生专注学业,作为导师亦有担当,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精神风貌,我院学子应以此为鼓舞,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